杨梅是大家公认的“娇嫩”水果,一直都存在着储存难、运输难等问题。借电商平台把不耐储运的杨梅卖到全国,是几位“触电梅农”的新事业,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包装则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重点。过去,梅农们将刚摘下的杨梅放在垫有蕨叶的手工竹篮里。熟红的杨梅窝在羽状的绿叶上,别有一番视觉冲击。因为大叶蕨蓬松、柔软和透气,能保护汁水饱满的杨梅不被粗笨生硬的竹篮子或箩筐碰坏。杨梅装满后,蕨叶又要在上面铺上一层,避光和保鲜。
伴随着杨梅种植范围不断扩大,产量也随之增加,手工竹篮的生产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,于是,一款经济适用的塑料果篮应运而生。这些塑料果篮,大小各一,小的一般装2斤左右杨梅,大的则能装下5斤杨梅,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。
如今,在“触电梅农”的精心改良下,杨梅被挨个放在压有孔洞的盒子里,然后真空包装,充入氮气,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箱,以减少杨梅间的碰撞。这种“豪华版”包装突破了杨梅不耐储运的局限,最大程度确保了杨梅的新鲜。除了西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可在48小时内收到上虞二都杨梅,长三角地区基本可以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杨梅。
“淘宝上在卖的二都杨梅售价128元4斤,其中包装成本20元,还要加上运费,杨梅价格在20元/斤左右,并不贵。”二都杨梅合作社理事长徐国富说。
除了真空保鲜包装,不少创意文化作品结合融入杨梅,形成鲜果和文化产品相辅相成的手伴礼。无论是顾少波的越窑青瓷衬仙果,还是“农小二”返璞归真的古风包装,都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、市民游客的喜爱,纷纷购买将其作为伴手礼。